中华国风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186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《史记》、及其影响(讲座四)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6-24 10:19:3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今天,我们主要谈谈历史与现实的关系,历史的重要,并讲一讲学习历史的好处。

先回应一下昨天朋友的提问。

昨天,有朋友问,西方哪些政治领袖是心里不信宗教,而又装得很虔诚的,

建议翻一下这几本书,哪本都可以的:马基雅维利《君主论》(最好是这本书),布克哈特的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》(这本书里,记载了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荒淫),还有钱钟书的《管锥编》(具体哪个章节记不清了)。

虽然西方有些政治领袖不相宗教,但是,为了争得教民的支持,必须做出虔信的样子,这是政治需要,容易理解。

试想,美国总统在就职仪式上,都要手按《圣经》发誓,但,他们每个人的内心,都真的虔信《圣经》吗?

下面转入今天的话题。

我们现实的生活受到历史的影响,我们从世界和社会层面,谈过了东突问题与唐太宗、二李的关系;

从个人层面,谈到了户口,就是从秦朝演变而来。

历史对人的影响无所不在,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,承认还是不承认,这都是客观的事实。

梁启超先生说:“史家目的,在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、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,而因以增加生活之兴味;睹遗产之丰厚,则欢喜而自壮;念先民辛勤未竟之业,则瞿然(此为猛然醒悟之意)思所以继志述事而不敢自暇逸;观其成败之迹与夫恶因恶果之递嬗,则知耻知惧;察吾遗传性之缺憾(当指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之缺憾)而思所以匡矫之也。夫如此,然后能将历史纳入现在生活界,使生密切之联锁;夫如此,则史之目的,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,非为某权力阶级或某智识阶级而作,昭昭然也。”(《历史研究法》P4)

梁先生此言,说得饱含情感而有卓识。

今天就是历史的延续,来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古。

过去怎么影响到现在,现在也将怎样影响未来。这个社会和每一个人也必将成为历史,这是客观演变的必然。

只要生为文明世界的人,便无法逃避历史。正如鱼只能诞生在水里、在水中死去,人也只能诞生在历史之中,也死于历史之中。

个人命运的区别只在于你的名字和事迹成为史书上的墨字,还是成为墨字之外的空白。

有一句类似玩笑的话,说得很有几分道理:两头的书写历史,中间的负责繁洐人类。

两头的,是指大贤大恶:大贤如孔子、诸葛亮等,大恶如桀、纣、魏忠贤等。

中间不好不坏的绝大多数,都只能成为史书中的空白,看似无情,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,如果什么人都写进历史,历史真要书不胜书了。

深悯农家辛苦,盐生背上挥锄。绿禾垄上一株株,根下沟中尽土。
恰似悠悠历史,行行墨写成书。茫茫白是兆民铺,但写风流人物。
注:盐生背上挥锄,东汉崔因(另一个字:左马右因,打不出来)文:尔触热耕耘,背上生盐。

这是一首《西江月》,是我对历史的感悟。

对我的介绍说,我是个诗人,只举此一例,证明一下,介绍没撒谎。不敢称诗人,但还能写一首至少从形式上看是诗的诗。

荷马说:“世代飘零如落叶。”

历史书就是一个陈列馆,每片叶子都收进植物博物馆是不可能的。

这个陈列馆里只陈列那些足资借鉴的最好的和最坏的。

“数千年往事,注到心头,把酒凌虚,叹滚滚英雄谁在?想:汉习楼船,唐标铁柱,宋挥玉斧,元跨革囊。伟烈丰功,费尽移山心力。尽珠帘画栋,卷不及暮雨朝云;便断碣残碑,都付与苍烟落照。只赢得:几杵疏钟,半江渔火,两行秋雁,一枕清霜。”

这是“天下第一长联”大观楼长联的下半。

翻翻《史记》,“数千年往事,注到心头”,数数“滚滚英雄谁在”:汉武帝之前三千年的历史,只有十二本纪、三十世家、七十列传(有数人合传者),其余的,都成了空白。

正因为能够被写进历史极难,所以,东晋的权臣桓温才说:如果不能够流芳百世,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?(“既不能流芳百世,不足复遗臭万载耶?”)

桓温就是东晋版的曹操

如果桓温不是及时死了,东晋的皇位早被他夺了

看清楚了:流芳百世,才是桓的首选。

实在没办法了,才选择遗臭万年

如果为了“遗臭万年”而去做坏事,结果坏事儿是干了,惩罚及时到来,却又没有能够遗臭万年,岂不枉做了小人,是双重的悲惨?

在西方,真有过这样的坏蛋,为了能历史留名而干坏事儿的。法官知悉其目的后,只给了他惩罚,名字却没有公布。这实在是枉做了小人了。

死而不亡,谓之不朽。不亡,指的是影响没有消失,去世后仍能被人记住。能被写进历史的,应该可以说是不朽了。

三国时,有个大官,宴请大学者郑玄,对郑玄说:你看,象我这么大的官,应该能够不朽了吧?
郑玄说,古人说三不朽是立德(比如孔子)、立功(如刘邦、张良、韩信、二李等)、立言(如屈原、司马迁等),没听过官大就可以不朽呢。

写进历史,主要凭的是德行、功业、著作,而不是职位的高低。

毕昇,就只是一介平民,一个书肆(店铺)刻工,但是,因为发明了活字印刷,就千古流芳了

这不正是郑玄那句话的一个最好的注解吗?

你知道毕昇,可有谁知道那时候,宋朝的宰相有几人,是谁?

恩格斯《咏印刷术的发明》:
你是启蒙者,
  你这崇高的天神,
  现在应该得到赞扬和荣誉,
  不朽的神,
  你为赞扬和光荣而高兴吧!
  而大自然,仿佛是通过你表明,
它还蕴藏着多么神奇的力量。



只要读书,就能体会到印刷术的伟大,就能体会到历史和现实,和每个人都密不可分。

我们写的是汉字,说的是汉语,这个汉字,本身指的就是汉朝;民族服装叫唐装,唐字,指的本身就是唐朝。

历史象空气一样,无孔不入,无所不在。

史的借鉴作用,只稍提一下,尽人皆知。

“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”的深层含义是:一切都是曾经发生过的。

曾经发生过的,不就是历史吗?这句话本身,就已经说明了历史重要的借鉴作用。

学习历史的意义,就在于增加智慧,不使曾经发生的悲剧重演。

民国时候,有两个中国知识分子共同坐船出洋,因为方言,两人都听不懂对方说什么,于是,两人便写,这一写,便都明白了。其中一人,后来写道,让中国人统一在一起的,是文字。

共同的文字,把中国人联系在一起
正是统一的文字,为这个中国的大一统、形一个民族打下了最初的基础,更重要的是,是共同的历史。

古时,文人们互称文字骨肉。

文字骨肉真是一个饱含情感,让心灵温暖的词。

这个词造得真好。如果说,一个国家和民族,根本上是对文化、历史的认同,那么这个国家中的人,不管识不识字,文化深浅,其实都是“斯文骨肉。”

一个民族,其实就是由共同的文字、文化、历史团结在一起的斯文骨肉。

因为不识字的人,也无形当中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

上面所讲,是说,历史对个人、对民族而言,有多么重要。

下面讲个小故事。说说多了解点历史知识的好处。

——这故事是真的,至少十几年以前的事了。

有个人喜欢收藏古董。一天,他到古玩市场,看到一方砚台,砚台上刻有“西陂放鸭翁”字样。

主人索价若干,其实并不高。但这位爱好者觉得贵,没买。

回到家后,一查书,才知道“西陂放鸭翁”原来是一位清朝大文人宋荦的号。

查到后,心上一惊,赶紧又往古玩市场跑,又找到那位砚台主人,砚台已经卖掉了。

买主就是古玩市场附近的一家古玩店。

这位爱好者到店里找到那方砚台,已经标价陈列:价格翻了几倍。

插入语:陂字有二音:1,pí,音,意思为山坡,黄陂; 2. Bēi,意为池塘,如杜甫《渼陂行》。

宋荦是康熙时非常有名的诗人,曾为江苏巡抚,最后官至吏部尚书

康熙誉之为“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”。

宋荦的诗,与清代前期统治诗坛王渔洋齐名。

王渔阳有《叹老口号寄宋牧仲开府》:“尚书北阙霜侵鬓,开府江南雪满头。谁识朱颜两年少,王扬州与宋黄州。”

如果多读点书,多了解点历史知识,知道“西陂放鸭翁”是谁,何至于与一方宝砚交臂相失,肠子悔青半截呢?


因没知识而错失宝砚之事过去有一段时间了,这位爱好者在电视上接受采访,还把“陂”念成“皮”呢,

——山坡上放鸭还是水塘里放鸭呢?

可见,这方大文人的砚台,与他无缘,也是命中注定:

他不认字,念白字;不知道历史。他没买到,一点儿都不冤。

玩古董的人都知道,宝物和人之间是要讲缘份的。

宝砚落到这样一个人手里,不是糟踏了吗?不就象是林黛玉嫁了薛蟠吗?

读史有好处。经济上的好处,至少能避免损失。

反正艺多不压身。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不备。

至少,学点知识,尤其是历史知识总比叉麻将强。万一哪天你碰到一块东陂放鸭翁的砚台呢?

我们今天说了历史的重要性,学历史的好处,学历史还有别的好处,明天讲。

明天我们接着聊聊学历史的好处,及几位大学者对《史记》的评价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小黑屋|手机版|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( 京ICP备19001385号 )

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

GMT+8, 2024-4-19 23:44 , Processed in 0.031624 second(s), 6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