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中华国风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3287|回复: 0

[课题] 为你打开一扇窗——解析学诗实例 姚平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6-18 16:05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http://m.qlchat.com/topic/140000 ... e=Y&_=1466236213294

  各们学员,晚上好,我们又见面了,今天主要给你讲的题目是“为你打开一扇窗”。

  前几堂课,大家享受了很多侧重理论的精神大餐,我想大家到今天为止,基本上消化完毕,那么今天呢?我们来一次,自己做一做图诗,自己做几个菜,也是一种操作演习吧,也可以说是一种调剂,也可以检测所学的效果如何。

  今天的网速有点慢,大家耐心一点,那么在讲课之前,我还是作几点说明:

  第一说明:我这堂课的实例分析,所分析案例,都是来自于近期微信群当中学员的作品,这些学员有初级阶段的,有中级阶段的,但都是真实的作品。

  第二说明:今天我讲课的方法,采用是知识点的运用,和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,也就是说在讲解过程当中,如果涉及到一些知识点的话,我也会归纳起来提醒大家,这样的目的呢,是便于初学者能够在实战的讲解当中,更好的去消化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,起一个巩固的作用。

  第三个说明:今天的讲解不同于大家常见的鉴赏类的讲解,我主要是侧重于对作品不足之处进行分析,目的是让大家明白,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或者别人的作品,当然,每一个人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,因为他个人的学养、情趣、审美、阅历不同,而未必一致,我呢,只是根据我自己的看法给大家一种启发,注意,是给大家启发,而不是给大家唯一的、或者说是标准的答案。

  第四个说明:就是在我今天讲解过程当中,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,我可能会对某些作品,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、或者修改、或者示范,那么这种调整也好,修改也好,示范也好,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正确,绝对的完美,这只不过是帮助我更好的说明问题,同时呢,也为大家提供另外一个思考的方向而已,所以这种只能算是启示和参考,而不是标准答案。

  我们言归正转,进入本次讲课的正题,开始第一个词例的分析:

  【实例一】七绝•听琴
  一弦风月指间雅,触处闻音心已柔。弹断江南春故事,何妨萧瑟到今秋。

  我呢,先通过学员的这首作品,先来复习一下,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几个最基础的知识点,首先来我们看一看这首作品的用韵,这首作品是一首不入韵的七绝作品,也就是说,他只有二,四两句用韵,用的是十一尤韵。
  那么其实了,我们的七绝也好,绝句也好,律也好,律呢他是4韵诗,绝句就是2个韵,那么为什么我平时看到很多的绝句和律,绝句是有3个韵了,律他有5个韵了,也就是说首句进行了押韵,那么是为什么呢?
  我们讲,特别是七言的句子,七言的诗,一首七言,一句有七个字,首句如果不入韵的话,当然是可以的,他是两韵诗,但是呢,有的诗人他就考虑一个问题,什么问题呢?
  觉得读完七个字,再读后面七个字,间距太长,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,来解决这个问题,那就需要增加一个韵,来逗起后面的韵,有的诗人就把首句入韵,首句有他本身,即可入韵,也可以不入韵的,所以就产生了临韵概念。
  这样就产生了我们现在经常讲到的,特别是宋代以后,经常使用临韵的一个办法,实际上临韵要不要也无所为,他的目的就是斗起后面的一个韵,其朗诵起来,吟诵起来比较的好听。
  好,接下来我再给跟大家讲一下,这首不入韵的七言绝句,他的两句,我们来看一看两个韵,第二句的韵是柔,柔是什么?为阳平,第四句的秋,为阴平,所以在七绝,两韵七绝情况之下,韵味显得比较稀疏,在韵味比较稀疏情况下,采用阴阳相接,等比例配置,是为了求得最大限度的全诗用韵的和谐,非常符合用韵的基本原理。
  我们再来看,他所选用的韵字,第二句他选用的一个柔字,我们知道在十一尤当中,他是一个非常宽的韵部,在十一尤当中可以选用的韵字有很多,其中常用字也不少,柔虽然是常用字。
  但是这个常用字,你要把他压稳的话,用的自然而巧妙,不是很容易,所以这个字在十一尤韵的韵部当中,我个人把他细分为,三等难压的一个字。
  当然了,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分析和认识,不过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,我们在做任何事情,包括我们在使用韵的时候,也要做一个有心人,在我们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,自己要去细分,统一韵部当中的每一个字,对于哪些字,难以用好,难以押稳的字,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,以后碰的话,就要特别小心,不要去随便乱凑,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凑韵。
  讲完这首诗的用韵,我们再来看看他的格律,这首诗的格律,他的首句采用了拗句,首句的第五个字,也就是“一弦风月指间雅”的“指”字,他是拗了,这里本来应是平的,他拗了,这是单拗,并且使用隔句相救的处理办法,我们来看他的第二句,“触处闻音心已柔”,第五个字“心”字,本来应该仄的,他换为平了,这就是隔句相救的处理办法。
  我们知道在平起的七言句式当中,如果腹节的第五个字,因平而仄,原则上就属于是必须要救的句子了,为什么了?因为本身自己这个句子,本句他已无法完成自救了,他必须借助于隔句来进行相救,也就是说把隔句,因仄而平,进行相救,我想这个是大家在以前都已学过了,通过两句之间的平仄变化,仍然能够达到一联当中的平仄配置比例的平衡,那么他就是符合格律的。
  当然,我们讲,你做任何事情,采用了变通的办法,当然你得付出代价,那么这个代价是什么呢?这个代价很简单,这样子隔句,采用当句进行隔句相救的话,我们负出了什么代价呢?负出了出句的三字尾,形成了两仄加一平,手指的指,和风雅的风,之间加了一个平声,第二句,心已柔,心是平声,柔是平声,已是仄声,是两平加一仄。
  那么这种两仄加一平也好,或者是两平加一仄也好,他本身是古风的典型句式,那么在近体诗的创作当中,当近体诗格律成熟之后,一般性是不能杂用古风句式的,但是这种通过拗救办法,人为的去造成三字尾的古风句式,不仅大大增加了作者创作灵活性,同时呢,也使得我们的近体诗在格律上含有古风句式的紧俏受命之危。
  好,我现在把这首诗的三个基础知识复习完毕,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学员的习作,那么这首诗的意思其实很简单,概括起来无非是三句话,我把这句话发给大家:
  触弦而心柔,风月成往事,萧瑟在今秋。
  把这样的三句话的意思写成这样的七绝,大家首先的印像和感觉如何,有没有不足之处,或者是否还有提高的余地呢?下面我一句一句开始分析:
  这首诗的首句:“一弦风月指间雅”,他的起句,是以指间琴弦而兴起来,第二句:“触处闻音心已柔”,他是以赋笔写了,用赋笔来承接。
  用比兴来兴起,用赋笔来承接。
  这样子,这两句就完成了我们整首绝句的上半段,上半段也就是前两句,我们来看一看,先请大家找第一个毛病,第一个毛病非常的明显,那么毛病在哪里呢?大家可以说一下,跟我互动下,第一、第二毛病出在哪里?
  我告诉大家吧,毛病出在:“两个字,那么处这两个字,为什么有毛病呢?很简单,就是重复了。因为什么?第二句的“”不就是第一句的“指尖”吗,这个“”不就是“指尖”吗。
  我们说写诗不是写文章,写文章你可以这样子说:我的指尖拨动琴弦,在那个地方怎么怎么样......,你重复那个地方一点关系都没有,但是文章可以这样写,诗却不行。
  第一,因为诗是高度凝练的文字。
  第二,你要在仅有的28字,这么小的绝句篇幅当中,这么啰嗦的去表达,谁允许你这样子表达。
  所以,这个就是典型的写文章的思维方法,他不是诗思维,这种毛病带来的后果,就是在这么小的,这么宝贵的篇幅当中,白白浪费两个字位,虚弱了第二句的内含。所以这样一来,第二句就应当列为必须修改的范围。
  其次,通过这两句,刚刚找了第一个毛病,就是重复的毛病,我们来看看有没有第二个毛病?好,大家说一说,还有没有毛病?
  这第二个毛病啊,他比较隐蔽,这个毛病藏在哪里呢,我告诉大家,他藏在第一句,我们来看他的第一句:“一弦风月指间雅”,他第一句采用的是兴的方法,兴起来,那么这个兴角点落在哪里了?落在“雅”这个字上,他用弦兴起来,落在雅上面。
  那么他的第二句,用的是笔,在何处啊,处闻音”,落角点落在哪里啊?落在一个字,“楼”上面。
  他的前两句,通过一兴一,实际上已经把这首绝句的基调给定了,这个基调是什么,我把这几个字打一下:因雅而知柔
  那么这个基调定下来已后,我们来推倒,既然你一个兴,兴在“”上面,在“楼”上面,那么,整首诗后面的几句,就应当围绕着为何因雅而柔,或者柔可怎样雅,这样的思维介入去展开,对不对呀?

  但实事果真如此吗?
  我们接下来,看一下他的第三,四句是怎么写的,他的三、四句是这样写的:“弹断江南春故事,何妨萧瑟到今秋。”
当我们读到第三句时候,“弹断”,读到第四句的时候,“萧瑟”,顺间让我们心头一紧,还来不及去品味前两句的琴雅和心柔,这样的闲情逸致,马上就感觉到有一种怅然、萧瑟的凄凉味道扑面而来,这种180度的大跨跃,大变化,导致人在读这首诗的时候,心里感觉极度的别扭。

  那么这个说明什么问题呢?很简单,说明了前两句,与后两句的延伸与转折,出现了不合常规的跳跃。这个毛病的重点,就是首句的兴,兴的落角点,“雅”,这个雅字下的有问题,所以,第一个“雅”字下的不准确,也应被列为我们修改的范围。

  好,接下来,我们再来看看他的第三句:
  第三句是,“弹断江南春故事”,至于用字上的打磨,我们来看一看,什么叫“弹断”,弹断有多种解释:一曲而终神为断,还有一种就是断弦之断,所谓断弦,就是弹到哀伤和激愤之处造成了断弦,断弦而断音,由于不成声的暗示。但是因为前面在写情,后面再去加一个弹断,这个必要性不是很大。

 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,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之下,用了断是不是可以,我说可以,在这个特殊的语境之下,了断也包括了弹断的意思,涵盖范围更广。

  好,这是从字的打磨上我们来看。
  第三句从章法来看,由闻声、闻音,而转到怀旧,是一种顺转,“春故事”结合第一句的“风月”,我们可以推测,这不是其他的故事,是属于风月故事,所以这个春故事,又属于风月的故事,给人家就有一种,心里上强烈的暗示,暗示是一些,相对明媚、美好的往事,给下一句对比,作了准备。

  讲完了第三句话,我们再来看第四句:

  第四句是用“萧瑟今秋”和第三句的“江南春”作对比,造成一种物是人非萧瑟无奈的氛围,这里的何妨怎么来解释,第四句的“何妨”,“何妨其实际上是正话反说,包含了一种无奈。

  那么第四句的“萧瑟”,怎么解释,我们讲“萧瑟”他即可以讲秋,又不完全在讲秋,那么在讲什么呢?他是在讲他今秋之后,在今秋产生的一种心情或者近况,那么什么是萧瑟的近况呢?我们说,萧瑟这个词,给人带来折什么?带来是一种衰败、落寞、颓唐、消沉、孤独等一系列的近况

  所以,这是秋的萧瑟和如今人的近况的萧瑟,合二为一的,那么从章法上来看,他的第三句是“顺接”的,从弹断开始,顺接的是闻音,那么第四句呢,是“逆合”。
  他的第三句,“弹断”,闻音过来,那就是顺下来接的,第四句,“萧瑟”,萧瑟今秋,是真对风月故事,所以逆到哪里去了?逆接到第一句去了
  所以,这是一种手法:顺接、逆合

  这种手法非常的好,但问题在哪里,他首句兴在雅, 最后一句想要用萧瑟来合住雅,就显得非常的牵强。
  为什么,“萧瑟”不是“雅”,雅是什么东西呀,很闲静的,闲情逸致的,很优雅的东西,叫雅,对不对?萧瑟是什么呀,衰败、落寞、颓唐、消沉、孤独等等。不是雅,所以他最强后一句,希望用萧瑟合住第一句的雅,合不住。合不住就又从一个侧面再一次证明了,首句这个雅字下得存在问题。
  怎么说,从他的第三、第四句来看,写的差强人意,应该说没有大的问题,但是我一直强调,作绝如果不是特殊需要,一般不宜直白。
  我为什么说,他用萧瑟两个字,这首绝句就非常的直白了。因为他明明白白,毫无疑问,的的确确的告诉人家了,他的萧瑟心情,既然你明明白白告诉人家了,你存在萧瑟的心情,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咀嚼的味道呢,你说都说了吗,我也只能从萧瑟上去理解你,也就是说读者只能从萧瑟上理解你这首诗。
  这就是把话都讲完了,就限制住了读者充分的想像空间。那么,为什么这么说呢?历来啊,作绝句有很多的观点,那么我们对于初学者而言,那些高大尚的玄之又玄的理论,我们也一时也掺乎不透
  我这里归纳梳理出四个最简单的字,这四个简单的字就是:意味情趣
  什么意思,很简单,我们写绝句,要么你有意,包涵的意很好,这个意有新意,有奇意,对吧,奇怪的意思,奇妙的意思,另外还一个呢,你要么留有一定的余味,什么叫留有余味,是让人家感受的味道,而不是笔墨当中的味道,那叫余味,要么你就是有包涵某种深情在里面,或者你这首诗什么都没有,但是我写的很有趣,有趣也有可读性呀。
  我们最忌讳的是什么,在作绝的时候,你这首绝出来了,无意无味,无情无趣,这个就是我们作绝的大忌了,这样的作出的绝,还不如不做,所以我讲,在做绝的时候,就特别需要留下味道。这种味道,最好是有点是似而非,又有点不可琢磨,只有是似而非,不可琢磨,才能让人能够反复咀嚼,所谓耐品,我们讲这首诗很耐品,就是这个意思。
  那么怎么样才能造成,这种是似而非,和不可琢磨的味道呢?
  我告诉大家一个诀窍,这个诀窍最通俗的说法,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,讲话不一定要好好的讲,这个仅仅我作的一个比喻,这个比喻,可能很多人不赞同、不理解,那没有关系。你只要知道,我们写文章是必须有话你好好的讲,但是在写诗词的时候,很多情况之下,确实存在着有话我不一定要好好的讲。
  那么什么叫有些话不一定好好的讲呢?就是说,有些话,有很多的表达方式,每一种的表达方式,最后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,我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:
  比如说,在520这一天,有一个女孩子向一个男孩子来表白,那么她到底有多少种表白方式呢?我们来看一下:
  第一种表白方式,这个女孩说:我爱你,这是一种很大胆、前位的女孩,直接了当,明确直白,我把这一类的表达,,称为我们写议论文,写论文。
  那么第二种的表达,这个女孩是这样表达,她说:你看去很招我喜欢,那么,采用这样表达方式的,这种女孩是比较聪明的女孩,为什么道理?喜欢不一定爱,也可能是一种好感,这样就给自己留下了余地,给男孩子留下了想像的空间,所以我说第二种表达,他有点写散文。
  那么有没有第三种表白呢?有,如果一个女孩,她是这样子说的,她说:今天是520,我就等着人家来表白,她对一个男单独么说,这是什么意思呀,这种表白方法,这就是暗示性表白,是似而非,不可琢磨,不同的男孩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,这就是这种表达的味道。
  所以同样一句话,你既可以好好的说,也可以有话不一定好好的说。这就是我们作绝的非常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,有话我不好好的说。
  当然表达的方式还有很多,我们作为一个写诗的人,诗人的心,应该比一般人的心,更加玲珑,更加委婉曲直,反映到诗词作品当中,那就叫:委婉蕴藉
  好,我们再回到原诗上去看,这首诗写的是听到琴声,勾起心底的一份柔情,但是时过近千,往事不在,从而产生,萧瑟在今秋的无奈,因为他把萧瑟的心情,也直接点破了,写白了,那就没有任何的余味和想像的空间了。
  那么我们怎么来把萧瑟的情感,虚化掉,或者朦胧化呢?
  这个让我想起来,在我们写新诗的写作过程当中,他有一种技术,这种技术叫雾化处理

  这个雾化处理很好理解,就把人的真实意思,放在一片淡淡的雾气当中,让人家一下子看不清楚,若有若无,隐隐约约,朦朦胧胧,同时你可以作多种的理解,在这篇雾中,可以有愁,可以有惆怅,可以有萧瑟,可以有后悔,可以有埋怨,等等等。
  不同的读者,在读的时候,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,围绕着你这首诗,去理解,从而引发共鸣,也就是说,一个心情萧瑟的人,去看待你这个作品,他会生起萧瑟之感,一个伤感的人看了你这个作品,他也能生起伤感情绪来,这就是共鸣,我认为,这才是一首真正的好绝。

  那么,这种雾化处理,也有人也把他称为叫虚写,名称不同,意思是一样的,不仅在诗歌当中,在我们的词当中,更是大量的使用,造成一种是似而非,云里雾里的味道,如果都写明的话,那就不是词了,那就变成曲了,或者说是变成符合格律的文章而已。

  那么讲到这里,有人或许会问题我,像这样的一首绝句呀,你怎么来雾化掉很直白的意思呢?你怎么去雾化,把他弄的朦胧一点,是似而非一点呢?
  那就设及到诗歌的修改和调整的问题,那么关于修改啊,修改别人的诗词,历来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因为每个人对诗的把握,和侧重,包括个人的喜好都是不同的,你要去修改别人的一首诗,修改的大家都满意,是完全做不到的。
  所以呢,我这里不是作为修改,而是根据刚才分析当中,找出来的一些毛病,然后,我觉得他三四两句,可以进行适当的雾化,所以就作了一个演示。
  我是个不是修改啊,我这是一个示范演示,给大家作一定的启发,为了更的说明我前面谈的这些问题,是一个启发的性的东西。
  好,我把这个启发性的东西,发上来给大家看一下:

  【实例一】七绝•听琴
  一弦风月指间脆,纵未倾听心已柔。还是那些春故事,几声能叠到今秋?

  这个不是修改,是一个启发,好,我们先来看第一句,原句是“一弦风月指间雅”,我把他改成:
  一弦风月指间脆——为什么?你用琴弦兴起的话,落角点落在那个雅字上,这个雅字很难处理,和后面情绪配不笼,那么,我干脆把落角点,落在了与感情无关的字上面,直接使用脆字,脆是什么概念,声音可以很脆,弦也可以很脆,弦很脆的话很容易断裂,或者说,和情感的紧密度关系不大。
  纵未倾听心已柔——第二句是什么?我的思想是反其道而行之,为何听琴,一定要听到才能感应呢?我手指一触琴弦,就如触及自己心底那块最柔软的地方,此时无声,其不比有声更好吗?琴声未起,而心已柔,这种写法,叫退一步的写法,这是明写。同时呢?另外还埋伏一条暗线,尚未弹,心已柔,如果弹了呢,那心岂不是要碎了吗?这就是我暗中埋伏的进一步写法。
  所以,第二句中的写法,就是我们常讲的:明退暗进的手法
  这个跟我们文章当中有一种写法非常的类似。文章当中有一种写法,我举一个例子:除了他之外,我们这里都是怎么怎么样?
  那个是排除,对不对呀,排除掉一个,剩下的是那个,我这个排除,是接融,反其道而行之的。这是第二句的又是一种写法了。
  还是那些春故事——第三句,我们来看,“还是那些春故事”这一句,采用的是逆转,从哪里逆,因为这个风月,首句是讲风月,一弦风月,风月就是故事,从首句的风月入手,逆转到春故事。
  原创的江南,江南这个地名,在本首绝句当中并不是很重要的,江南这个词语对整首不是起决定的、核心的作用的,所以是属于可以替换的词语。那么替换掉江南这两字,并不可惜,但是,春故事这三个东西,不能替换,一替换之后主题思想就变了。这是第三句,那么第四句呢?这个才是这首绝句的重中之重。
  几声能叠到今秋?——他是通过雾化处理的结果,这个结句,采用的是反问句,“几声能叠到今秋?”,这种反问是不需要回答的,而不需要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,因为你只有觉得以前关于春故事的心声,是美好明媚的,也正因为你美好,我才会恋恋不忘,依依不舍,希望他能够叠到,我如今这个秋天,哪怕只有一两声都没有关系。
  同时,这种反问,也暗示了我如今天所在的这个秋天,并不是像以前那个春天一样,美好的,如意的,对不对呀?而我这个秋天,不美好,不如意,那不就包含了萧瑟、消沉、忧愁等等复杂的状况在内吗,所以这种复杂多元性的可能,就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,自己去琢磨,我不指明是哪一类。
  所以,最后一句,虽然是个非常简单的反问句,但是通过这个反问句,就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隐藏起来,雾化掉,留给大家去思索,思索什么呢?为什么今秋,我希望有几声故事来要重现,要重现就说明对过去的留恋,对现在的不满,对现在的不满,可能有各种情绪,和生出各种状况,这样就留出了非常大的余地。
  让出的余地,就是给读者充分去猜测,去体会的,这个是味道,也就是我们讲的绝味。
  所以呢,这个不是修改啊,在此明确一下,这只不过是为了和大家,让大家更能够理解,怎  么样我们来虚化掉某些直白的东西,给大家一个选择的余地而。所以,这个是对这首诗又是另外一种思路和方向。
  另外呢,他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整个绝句,全部是淡语来写,没有华丽的字眼,淡而不薄,这样就能够使全诗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幽怨、哀伤之中。
  有点类似我们一首新诗,也就是戴忘书的,语像,整首诗笼罩在淡淡的幽怨、哀伤之中
  当然,讲到这里,分析到里,我不是说学员的原作,写的一塌糊涂,实际上这首原作,除了个别地方,有比较明显的毛病之外,其实他还是写的非常不错的,我这样子换一个表达方式,也不定代表的是最好的,最完美的,那么,这样子变化过来讲的话,就是给大家提供多一条路径,启发大家思维而已。
  好,第一首的绝句听琴,我的点评就到这里。


  下面谈第二个实例,我把这个实例打上来:

  【实例二】牙签
  兄为简册弟为筐,矮瘦唯余貌不扬。齿缝千辛寻剩炙,唇间万苦觅残粮。
  筵中不足登堂室,席尽聊将拾战场。同竹同根本同质,奈何一贵一凄凉!
  
  第二首是一首咏物诗,题目是牙签。
  这是一首七律,那么我们先来看他那个题目,选题,这个牙签古往今来,似乎写的人不多,至少我就很少看到,有直接写咏物写牙签的。
  他不像我们经常所见的咏物的对像,比如说:咏梅花了,菊花了,竹子了,松鼠了,知了了等等,有的很多,那千百年来,名篇浩如烟海,对不对?他的选题,选的是牙签,非常的冷门,因此这种选题非常的高明,人家很少写,我只要写的过得去,就很不错了。
  但是难度在哪里呢?因为人家写的少,可以参考样本就比较少,我只能自己苦思冥想,怎么去写好他,对不对?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,有利就有弊。
  关于咏物诗古人也有两种观点,一种观点咏物诗当中可以不必题目,“牙签”这两个字,在诗中可以出现,那叫不必题意,最早的咏物都是不必题的。
  可是后来的人,写着写着,觉得要必开题目,“牙签”这两个字,在整首诗当中是不能出现的,那么导致我们很多咏物诗像猜迷,注意啊,我这里的用词,我说是像猜迷,但他不是迷,
  为什么道理?像猜迷,是要让你把这首诗,把这个咏物的对像,刻画的栩栩如生,让人一猜就猜得到,考验你的刻画的水平和人力。所以,后来很多的咏物诗都开始必题了,并且成为咏物诗当中的主流。
  一、咏物诗----避题
  好,现在我们来看一看,这首咏物诗,牙签,“牙签”这个东西,细细长长的,他一般性是竹子做的,从他最后的第七句,来看的话,应该是竹子做的牙签,那么这个竹子做牙签,要刻画他的形状,非常困难,既然非常困难,我们就要看一看,作者是如何来刻画的。
  好,我们先看第一句:“兄为简册弟为筐”,什么意思啊,他的意思就是说:牙签兄弟是谁啊,牙签大哥是谁呀,简册,所谓简册,就是竹子的书记吧,牙签的弟弟是箩筐,也是用竹子编成的,所以他的首句破题是从什么方向破题的?从咏物诗的材质方面破题的。
  二、特征描述(形状、颜色、质地、特殊功能等)和刻画区别
  材质的共同点是在哪里,就是大家都是竹子做的,他把他作为比较的对像,放在一块,用一个兄,一个弟,来说明,这种方法当然是不错的,对不对呀,我写牙签,从他的兄和弟开始写,用质地的相同,来比拟,但是这里有个问题,简册就是个木板板,箩筐是个大园形的,和我们牙签人们的观念相距甚远。
  这个相距甚远怎样体现出来的呢?如果我们把题目遮掉,从第一句“兄为简册弟为筐”,如果让想可能会想半天。为什么,我们做棍子也可以呀。对不对呀?
  所以他起句,用这样的东西,合在一起来比的话,总觉得有点毛病,那么我们就要去寻找,和牙签连形状比较相似的东西,来比拟可不可以呢,这又是什么东西呢?我其他的东西我想不到,只想到一样东西,筷子。筷子比牙签长,要比牙签粗,筷子也有竹筷子,形状上非常的相似,是个放大的牙签。
  所以根据这个,我们马上就可以把第一句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修改。怎么修改呢?我作一个示范:

  兄为食箸奈何长,你为什么那么长?我还比你还短呢?比筷子还短的是什么?比筷子又短的那肯定引导大家往牙签上去想。
  那么,第二句是根据第一句接下来的,承接的,承接的时候呢?我刚才修改的第一句呢?只讲了比筷子要短,但是比筷子还短的话,东西多的是,不一定是牙签,那么我要一步到位,把牙签的具体形态补充说明,把这个漏洞补起来,让人家猜的话,肯定往牙齿身上猜,肯定往牙签身上猜。
  那么这个应该怎么写呢?第二句承接,我把第二句修改的东西打给大家:
  第二句承接是,我痩如针貌不扬。第一句是,兄为食箸奈何长,第二句就改为:我痩如针貌不扬。我比那个筷子要短,我瘦的像一根针一样的其貌不扬,那这个两句破题,基本上能够把大家思想,引到了牙签上去。对牙签形态的刻画到此应是比较完整了,也比较丰满了。
  好,我再来看,原作的三四两句,三四两句是一幅对仗,原作是这样写的:“齿缝千辛寻剩炙,唇间万苦觅残粮。”,大家说这对仗写的好不好啊?把牙签的工能刻画的非常形像,对不对呀?第二对仗非常的工稳。这是这幅对仗的两大特点。
  但是,这么好看漂亮的一幅对仗,有没有毛病呢?有没有学员说一下,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毛病没有?,我说这里有个小毛病的,这个小毛病是什么?你能看看他的意思,他在齿缝当中,牙签在寻找吃的那个东西的残渣,在嘴唇之间去看看还有什么东西,食物的残渣吧,两句的意思不是差不多吗?几乎可以说意思是一样的,那就出现合掌。
  我们讲,关于合掌,古人也有很多的观点,我把那些观点通通汇总起来,个人得出一个结论,就是在写风景的,纯写风景的对联当中,你用合掌,问题不是最大,因为我本身就是描写风景,风景也可能是相同的,也者是差不多的,这个问题对整首诗伤害不大,但是如果写其他东西的话,你要合掌的话,我们2*7=14个字。等于你只用了7个字,浪费了7字。
  这种浪费,在我们7*8=56个字当中,非常的可惜,我们每个字都非常宝贵的,每一个字位都要珍惜啊,因此必须对这种漂亮的对仗动一点小手术。
  那么这个手术该怎么动,我呢作一个示范,不是标准答案啊,大家可以从其他方面考虑:
  原句大家去看一看啊,“齿缝千辛寻剩炙,唇间万苦觅残粮。”,原句的工整性,在什么地方,千辛对万苦,千辛就是万苦,寻去对觅,寻就是觅,剩就是残,残就是剩,所以他构成合掌了。
 那么现在动了几个字,这几字一动,大家看看他还合掌吗?
  齿缝难容生暗蛀,唇间乐在觅残粮。这样子几个字动掉了以后,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,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?是不是这个道理,这样子很简单的一个小手术,就把这幅对联的合掌毛病给解决了。
  注意啊,我们讲,有的会员会提出,他说:千辛和万苦,在一个对仗是不是互吻呀?我说不是互吻。我打一个例子:
  像这种句子,一时人物风尘外,千古英雄草莽中。这个里面就存在互吻,什么叫互吻,大家百度查一下,这里不解释。
  在“一时人物风尘外,千古英雄草莽中。”当中,他那个外字和中字就是一个意思,就是当中的意思,这叫互吻。而原句当中,千辛和万苦,他不是互吻,而是相同的意思排列出来。
    


谦能解友三餐急,差可资人一响忙。
若即若离,
所以他的首句破题,
  夏木阴阴主持人
  一、咏物诗----避题
  二、特征描述(形状、颜色、质地、特殊功能等)和刻画区别
  三、合掌与摞眼------互文-------透写与累赘------句法灵动
  四、若即若离-
  五、仄起句的本句抝救----掉字句
  六、仄可使孤,平不令单-----趣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小黑屋|手机版|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( 京ICP备19001385号 )

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

GMT+8, 2024-4-18 10:27 , Processed in 0.043748 second(s), 5 queries 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